2007年3月1日星期四

谁比谁傻多少?

http://www.wenxuecity.com/

每天的消遣就是看文学城。这个习惯好像是便秘,虽然不好意思跟别人提,但是谁能幸免呢?文学城的品位不高,内容不行,信息量不大,但是它比新浪好,至少它不会不断地弹出广告窗口,让你难堪。所以每天花费半个小时的时间,你就可以更新你的八卦数据库,从而在网络时代站在中国八卦的前沿。 文学城的新闻不过两类,人间惨剧和娱乐性文。美伊战争、各国内战、中日问题、美韩问题、两岸关系,各种冲突和有冲突带来的死亡是文学城永恒的主题。关于自然和人为灾难也占据了很大的篇幅,比如新疆火车出轨、上海股市震荡、德国华裔厨师遇害,不一而足。第二大类的新闻我称为娱乐“性”文。注意,不是娱乐新闻,而是娱乐性文。也就是关于娱乐业明星性新闻的报道,以及所有能引起人们兴趣的关于性的报道。现在的娱乐新闻似乎是无“性”不欢,言必称“性”。 有天看了台湾的《壹周刊》,朋友说这本杂志算是台湾最敬业的娱乐新闻提供者,因为它的记者多半在香港接受过狗崽队的训练,舍得自己去跑新闻。不像其他媒体的娱乐记者,等着抄袭别人的报道或者等着明星派红包发布假新闻。闲话不提,我觉得《壹周刊》最大的特点就是把娱乐新闻简化成为娱乐性文。它简直就是以报道和性有关的新闻为荣,以报道和性无关的新闻为耻。所以压题的新闻都是关于女明星胸围大小和真假的报道(原文的说法更直白,“挤奶”、“爆奶”、“露奶”、“G奶天后”)。满眼的图片都是大小不同的胸部,出现在各种场合、各种时间,好像女明星胸部的大小和她们的知名度成正比,而除了她们的胸部,她们本人没有任何的价值。这种贬低人格的报道似乎不仅没有引起反感,还增加了刊物的销量。除了胸围之外的新闻,基本上是对各种绯闻的彻底的、毫无保留的拥抱。这一期的 《壹周刊》大概花了10页的篇幅来探讨影星刘某某和富豪郭某某的绯闻。报道的力度之大、内容之详尽、说法之无聊,真是无出其右者。好像重要的问题不是这两个人是不是真的发生了性关系,而是《壹周刊》相信并且希望所有的人都相信他们俩发生了性关系。关于性丑闻的报道重复一千遍就可以变成真的性丑闻吗?管他娘的呢,先报道了再说。 除了《壹周刊》,现在大大小小的新闻网站上,不都充斥着娱乐性文吗?如果除去了与性有关的图片、报道、跟贴,网络新闻版上大概会出现大量的空白。娱乐性文对娱乐新闻的取代和所有其他新闻的取代是一种不幸,是媒体自贬身价。同时这也也是对读者的侮辱,难道所有的人上网看新闻都是为了满足自己下半身的欲望吗? 反过来想一下,我们到底为什么需要看新闻?新闻是信息,看新闻是我们了解他人生存状态的渠道、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宏观世界中发生的事件和当下的热点问题,从而帮助我们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做出判断。 简单的说,它满足了人最简单和原始的求知欲。娱乐性文最糟糕的地方不在于谈论性。性是公共话题,当然可以而且理应可以在公共媒体中探讨。它糟糕的地方在于它对满足我们的求知欲没有任何帮助。娱乐性文的信息量极小,而且具有极高的重复性和臆想的成分,简单地说,就是反信息。表面上看来它提供了很多的事实,其实通过提供小量的事实,它搭售了大量的无关泡沫。这些泡沫挤占了新闻报道的空间,吸引了大量的眼球,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少量的信息上,是他们没有精力去关注其他的信息。这也就是我所谓的“反信息”。长此以往,人们会逐渐丧失求知欲。如果以后大家都对着娱乐新闻手淫,将新闻和其它满足自己性欲的渠道等同起来, 这将是新闻和媒体的最大不幸。 名人博客其实也是反信息的。大家扎堆去看名人写的博客,以为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隐私,其实完全上当了。名人的隐私是能够卖钱的,为什么要免费的提供给普罗大众?谁比谁傻多少啊?如果看博客是为了获得信息,那么徐静蕾最近的懒惰充分说明博客的信息量可以少到什么地步。那些吸引人们继续看下去的博客,还是有些其他的什么东西吧。说到这儿,希望大家还是团结在不为名、不为利,专心在网上耕耘的无名博客写手周围。 她们往往会在在不适当的时机、不适当的地点、对不适当的人,透露一些娱乐新闻的。兔子,等着瞧吧! 又及,发现国内的明星失踪一段时间,都会说自己到纽约来读书、游学。奇怪,为什么是纽约?有什么学校招收这种学生?章子怡在朱丽亚音乐学院学英语?大概是在朱丽亚音乐学院的成人教育学院学的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