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21日星期六
If only you believe in miracle
2007年7月20日星期五
Wagner Buff
印象素描 07/20/07
从拥挤的歌剧院走出来已经17个小时了,头脑中仍然是一片脑震荡后的空白。布伦希尔德在扑入烈火之前的咏叹调和齐格飞尔德临死前对爱情的追忆在我的头脑中幽灵似的反复出现。那些令人胆寒的高音,在布伦希尔德最后的叹息中反复出现,将她对死去的英雄齐格飞尔德的爱恋、对诸神世界的绝望和对救赎的渴望点燃。头脑中一片空白,心里却充满了无法解释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感觉像是登上了世界的屋脊,从一个从未达到过的高度来看人性的深度。澄明,没有比这个词更适合来表达我此时的心绪。
《诸神的黄昏》是《尼伯龙根指环》的最后一部,描写英雄齐格飞尔德离开爱人布伦希尔德去征服世界,但是不幸饮了遮蔽记忆的药酒,忘记了和布伦希尔德的爱情,投入了格图恩的怀抱。这一切都是格图恩的哥哥哈根的阴谋,他其实是侏儒阿尔布莱希的儿子,意图帮助他夺回尼伯龙根的指环。无知的齐格飞尔德和格图恩的另一个哥哥君特歃血为盟,发誓帮他抢到布伦希尔德为妻。布伦希尔德发现后,以为齐格飞尔德已经背叛了自己的爱情,发誓复仇。第二幕结尾的时候,被齐格飞尔德背叛的布伦希尔德和欲火焚身的君特以及图谋尼伯龙根指环的哈根结成联盟,决定在狩猎时杀死齐格飞尔德。结尾包括了布伦希尔德的一大段咏叹调,她感叹大神瓦顿的残酷,从一个恋爱中的女人变成了彻底的复仇女神。Latira 的布伦希尔德其实比名角Olga Sergeeva的布伦希尔德更为出彩,她不仅驾轻就熟地达到了高音c,而且将dramatic soprano的技巧和角色的扮演巧妙的结合起来。难怪《纽约时报》的乐评人Anthony Tommasini 评写道“The opera ain’t over till the fat lady sings”。
第三幕开始时,每个人的心情都低到极点。序曲中首先出现的是布伦希尔德英雄女高音的主题,紧随其后的是表现齐格飞尔德的小号片断,之后是阴沉的代表哈根的主题。各个主题相互交错、竞争,瓦格纳的音乐已经较此前的三部歌剧更为成熟,吸收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来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突然,莱茵河女神们的主题出现了,一切都化为澄明。齐格飞尔德的死终结了尼伯龙根指环的诅咒,诸神的世界也因此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据说瓦格纳曾经在如何结尾的问题上犹豫了很久,写了6个不同的结尾。阿多诺曾经对其音乐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尤其是末尾处所出现的齐格飞尔德的母亲西格林德在得知自己受孕时所唱的咏叹调的旋律。这似乎在世界终结的时候预示着某种未来的希望。瓦格纳本人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他在剧中反复应用他的哲学观念,比如阿尔布莱希对爱的renunciation,大神瓦顿对自己的人类之子齐格蒙特的命运所抱有的 self-denial 的态度(war against myself)。1876年《尼伯龙根指环》在Bayreuth Festspielhaus首演。观看了全部演出的尼采从中感到整个文明的衰亡(culture decadences),因此写出了他的《Mensch, Zu Mensch》,从此和瓦格纳决裂。我觉得瓦格纳在寻求传统文化消亡时新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他的《指环》的确是无可取代的cultural icon。
带耳环的大叔原来不只是个歌剧迷,他是个地道的声乐老师。他和一个来自法国的大肚子老头一见如故,开始滔滔不绝地谈论他们所经历过的歌剧名家的演出。他们都有照相机一般的记忆,能够回忆起1980年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各地所上演的无数作品,而且对每一个女高音歌唱家的优缺点如数家珍。除了每个人音色和表演风格的异同,他们也不忘交流一些八卦新闻,尤其是名演员如何利用拒绝演出来确保自己的演出收入。嘿,大都会歌剧院就是这样,随便旁边一个不起眼的带外国口音的人,说不定都是个渊博的爱乐人。大都会对面的餐厅里,瓦格纳歌迷会今年还举行了成立30周年的庆典和一系列的演讲,介绍和推广瓦格纳的作品。在这样的歌剧powerhouse里,大家所分享的不仅是音乐,也是对歌剧的热爱。
对了,瓦格纳迷的正式翻译其实是Wagner buff!
Saturday, 21 July 2007, 11:00am–3:00pm 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New York 9 East 91st Street (at 5th Avenue), New York TICKETS ARE REQUIRED FOR THIS EVENT "The Kirov Ring in Context" will take place in the ballrooms of the Consulate. A panel of scholars and specialists will discuss aspects of Russian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irov Ring under the direction of its music director, Maestro Valery Gergiev.2007年7月19日星期四
Jubilant Youth, Jubilant Death
2007年7月18日星期三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在美国解解馋吧。妈妈在电话里抱怨说,猪肉的价格涨了几倍,要13、14块钱一斤了。她不由得感叹美国的猪肉真便宜,不吃白不吃。岂不知美国的东东便宜是因为从中国进口了大量的廉价食品。现在美国禁运中国的海鲜,过几个月看看,海鲜不长行市才怪呢!
妈说,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全国人民勒紧了裤腰带还苏联老毛子的债,也许不久大家就可以恢复60、70年代健康的饮食习惯。嗨,多好的研究机会。剧烈的政策变动是采用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来研究政策效果的绝佳机会,由谁要做论文可别放过,就说是我说的。
妈又说,在美国多吃点肉解解馋吧。我听了大笑,想到韩素音写1949年解放前夕的重庆,大家坐下来吃饭要先付钱,因为吃完一顿饭的功夫,法币可能又降了十几、二十个百分点。这一点也可以在北京检验一下。
想投入这样的一个祖国的怀抱,我要从现在开始变成一个素食主义者。古人不是说过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祖国的希望在于我们这些未来的素食主义者。
2007年7月17日星期二
金庸和瓦格纳
想象我的晚餐。开始的时候是红烧茄子,后来是炖茄子,再后来是清蒸茄子。为什么日本人民遭受地震灾难,我满脑子想到的都是茄子?饿极了吧。
抵制诱惑。早晨翻看一本名人名言。在“爱”这一条目底下,写着人最大的成就就是抵制欲望的诱惑。今天,我抵制了去看歌剧的诱惑。一点儿没有成就感,我委屈极了。
莱茵河的黄金。阿尔布莱希特就是引刀自宫的岳不群,他靠诅咒爱来获得了超凡脱俗的魔戒。大神瓦顿就是想引刀自宫却没有机会的左冷禅,干脆改成明目张胆的抢劫了。火神罗格就是丁点儿正经没有却很有女人缘儿的令狐冲,半人半神的他一边干着江湖上的买卖,一边诅咒万恶的社会制度。爱神佛利亚的哥哥们不用说了,和桃谷六仙有一拼。瓦顿的太太弗里卡真是个妒妇,不过在快人快语这一点上,和岳不群的夫人类似。看,金庸一定是个瓦片儿(瓦格纳粉丝)。
无鸟的夏天。一口气终于看完了韩素音的《无鸟的夏天》。变态的时代的变态的人。最喜欢她写从被轰炸成废墟的重庆,辗转到印度、美国、英国的一段,几个月之间,从在食不果腹的中国内陆城市的挣扎,到在第五大道上的华道夫饭店里和英国驻华公使用餐,在到和中国驻英国大使顾维钧和他的太太在伦敦谈笑,在急速转换的视角中,写出世事沧桑之感。看了她所遭受的十年婚内暴力,开始理解为什么在《瑰宝》中的那个素音那么渴望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