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5日星期日

(二)埋葬的历史

从瓜达卢佩圣母堂出来,大家都被晒得不行了。车子开上高速公路,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开到了特奥蒂瓦坎遗址。沿途十几公里都是墨西哥城外的贫民窟,这些建在小山上的水泥盒子和我们想象的郊区别墅完全不同。外国旅游者多数会认为墨西哥市中心的高级住宅区代表了墨西哥人目前的生活水平,其实这里才是多数墨西哥城平民的社区。一层又一层的水泥房子紧密地连在一起,中间几乎没有什么绿树。

大概12点半的时候我们到了特奥蒂瓦坎。中午太热了,根本没法去爬金字塔,所以佩佩就把大家带到了出售黑曜石的商店休息。女主人先出来招呼我们,她向我们展示了古印第安人如何从沙漠植物中提炼制作tequila 的汁液,以及编织所使用的植物纤维。店里的伙计在工棚里面加工黑曜石的工艺品,店里的大黑狗懒得搭理我们,在阴凉地里歇晌。男主人端出了各种tequila制作的鸡尾酒让大家品尝,味道真不错。而且喝的时候一定要先舔一下盐和柠檬,这样味道才正宗。大家忙着在店里挑选手工艺品,我一头扎进刺绣品柜台,在色彩绚丽的刺绣服装堆里看花了眼。好不容易买了一件长裙和一件上衣,突然发现其他人都不见了。原来他们早就购物完毕,在隔壁的餐厅了享用午餐。我来得太晚了,没时间点菜了,佩佩二话没说就给我做了一个三明治。那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三明治,墨西哥辣椒、炸鸡和豆子,加上松脆的面包,加上一种不知名的酒精饮料,味道真是没得说!
佩佩把车停在第三停车场里,我们从特奥蒂瓦坎的最北部,也就是月亮金字塔旁边进入了古城遗址。我们先进入了一大片民居,佩佩说那些镶有黑色小石块的墙是后来修建的,其余的部分都是古迹。他特别指出古城建筑对水的收集和处理的重视,墙壁和住宅间的许多水槽是为了收集雨水,而地面上的许多水槽是下水道系统。当时特奥蒂瓦坎人将建筑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超的水平,真个城市布局合理,容纳了20万居民。他们特别重视室内装饰,至今仍可以从残存的民居中见到保存完整的壁画。特奥蒂瓦坎人在这里居住近千年,所以很多后来的建筑修建在过去的建筑之上,我们参观的许多民居都是建在更为古老的神庙之上。考古学者将历史一层一层地揭开,让游客们领略到特奥蒂瓦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走进了一座地下的神庙,佩佩开始介绍特奥蒂瓦坎的历史。特奥蒂瓦坎距离墨西哥城大约四十公里,它的面积有83平方公里,1987年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特奥蒂瓦坎文明是古代墨西哥文明中的一个典型的都市文明,约在公元前的两个世纪里,特奥蒂瓦坎初具都市的形式,面积为二十平方公里左右,人口约五万。公元350到650年是特奥蒂瓦坎最繁荣的时期,人口可能达到二十万左右。“死亡大道”向南延伸三公里,开辟东西向的大街。交叉的十字街道把都市划分为四块。克特萨尔科阿特尔神庙在城市的中心。"死亡大道"的北端矗立着的是月亮金字塔,街两侧有许多的庙宇,包括太阳金字塔。在“死亡大道”的南端是羽蛇神庙。特奥蒂瓦坎是一个具有多种阶级和多种职业的城市社会,那时就已经有了健全的文明生活。在公元650年到750年,这个文明遭到毁灭,具考古证据表明,这个城市应该毁灭于一场人为的大火。 但是这种说法主要基于对神庙和贵族住宅的研究,后来对民居的研究并没有发现大火的痕迹,而且从七世纪开始这里的人口就开始下降。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人口的增加和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导致食物资源的浩劫,加上七世纪中期的气候突然变化,使得农业无法支持城市人口的需要。由于特奥蒂瓦坎没有文字,所以人民至今对它的历史还没有什么定论。阿兹特克人到达特奥蒂瓦坎的时候,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他们惊叹于这片文明遗迹的发达程度,称这里是神所建造的城市。
对城市名称的翻译,有很多译法,Thelma Sullivan提供的另一种译法认为Teotihuacán [teotiwa'kan] (Nahuatl: "place of those who have the road of the gods"),即众神的道路所在。另一种译法成特奥蒂瓦坎为众神的降生之地。城市的原名已经不可考证,但是玛雅人的文字中对这里已经有了记载,称它为or Place of Reeds。根据维基不知道的介绍,特奥蒂瓦坎的历史至今仍然是个谜,早期的考古学者认为该城为特尔特克人(Toltec people)所建立。这种观点主要建立与阿兹特人的文字记载。但是特奥蒂瓦坎的文明先于特尔特克人,因此不可能是他们建造的。特奥蒂瓦坎的建筑和文化都受到Olmec people的影响,后者被认为是美洲早期文明之母。这里文明所达到的程度,是当时美洲文明之最。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