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3日星期四

拆北京:记忆与遗忘

拆北京:记忆与遗忘 赵旭东(Xu-Dong Zhao) “北京正经历着一种巨变,这巨变可以在一个非常流行的象征符号“拆”上得到具体的体现与表达。“拆”是一种媒介,由此某些背景中的被遗忘的事情可以被唤醒而进入到记忆或者前景之中,其服从于一种“逆遗忘恢复”的原则。“非此非彼”以及“处于中间”而非“对立”可以看作是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关系的一个核心特征。表面上,通过“拆”,某种东西要被拆毁而其他东西要被记忆。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讲,这也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再界定的过程,或者也可以说成是统治与服从之间的一种循环的游戏。“ “拆北京:记忆与遗忘 “拆”是一个道地的本土语汇,但是后来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使其承载了许多的现代意义。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的现代史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拆”的历史。上世纪初,中国人的命运跟一系列的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事件隐含有的一种共同特征,那就是“拆”。“新”与“旧”之间的自然差异被转化成为一种伦理价值上的等级差异,这种等级差异又被运用到社会领域中拆迁行为的合法性之上。“拆”的潜在逻辑意味着新的东西一经出现,旧的东西应该被拆除或者瓦解。在此背景下,“拆”指涉一种“取代”,一种“进步”。 ——赵旭东(载《社会科学》2006年1期)”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