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9日星期六

菊治的茶与不茶

傍晚的时候,在自习室里一个人读川端康成的《千纸鹤》。五六点钟的时候不用去体育馆出汗,不用去厨房打点一家老小的饮食,不用抱住电视机看着《Everybody loves Raymond》傻笑,我舒舒服服地在屋子里享受老小姐的自在。没有茶,没有舒服的纸本书可读,我对着电脑的屏幕,掉入了菊治晃晃悠悠的人生。
“菊治踏入镰仓圆觉寺院内,对于是否去参加茶会还在踌躇不决。时间已经晚了。”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把整个故事的精华提了出来。这是一个关于在不合时宜的时间、不合时宜的地点、和不合时宜的人、发生不合时宜的关系的故事。表面上看来,这个故事实在有不少的卖点,比如贯穿始终的对茶具的赏玩,比如菊治父亲和太田夫人的私通,比如菊治和太田夫人以及她女儿文子的不合伦常的肉体关系。在那表层之下,是各色人等最初和最后的肉体体验,是经由死亡才能了悟的爱情,是对于本性最无情的嘲弄。
短短的故事里有好几层的关系和冲突。菊治的父亲曾经和近子以及太田夫人发生过关系,太田夫人的女儿文子也有可能是菊治父亲的女儿。菊治的父亲去世几年后,菊治邂逅太田母女,并且很快对太田夫人产生了迷恋,太田夫人成了菊治父子的情人。他们的关系导致了太田夫人的自杀。随后,文子和菊治陷入了恋情,菊治又成了太田母女的恋人。四个软弱的灵魂,他们的爱情成了被菊治父亲所抛弃的情人近子用来对付他们的武器。 流言蜚语的肮脏和茶道的纯美,对肉体的迷恋和对精神爱情的痴迷,同时生长着、蔓延着。没有由来,没有终点,无所谓时间和空间的极限,无所谓生与死的界限,死去的人在活着的人身上继续存在着,活着的人从死去的人身上寻找爱和慰籍,活着的人爱活着的人因为他们身上所带有的自己死去爱人的气息。生生死死的绵延时空中,川端康成将生命的短暂与荒谬和茶具不朽的生命和永恒地美作比,由此而产生的震撼力比单纯的生与死、单纯的美与丑的对比所产生的共鸣大得多。

“何况,昨晚与今晨,菊治压根儿就没有想过要把文子同什么人作比较。 对菊治来说,文子已是无与伦比的绝对存在。成为他的决定性的命运了。 此前,菊治每时每刻无不想及文子是太田夫人的女儿,可是现在,他似乎忘却了这一点。 母亲的身体微妙地转移到女儿身上,菊治曾被这一点所吸引,做过离奇的梦,如今反而消失得形迹全无了。 菊治终于从长期以来被罩在又黑暗又丑恶的帷幕里钻到幕外来了。 难道是文子那纯洁的悲痛拯救了菊治? 文子没有抗拒,只是纯洁本身在抵抗。 菊治正像一个坠入被咒语镇住和麻痹的深渊的人,到了极限,反而感到自己摆脱了那种咒语的束缚和麻痹。犹如已经中毒的人,最后服极量的毒药,反而成了解毒剂而出现奇迹。”

故事中茶具从一家流落到另一家,其实是隐喻人物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所有的人物之间都存在着极度紧张的关系,这些关系似乎只有通过死亡和分离才能得到净化和疏解。菊治对太田夫人怀有矛盾的感情,在她死后,他才意识到和接受了自己对她的爱。同样的,菊治和父亲之间没有什么亲情。一开始菊治对茶道的厌恶,实际上是本能地对父亲的私情的不齿。他慢慢地从稻田小姐和文子的点茶看到了茶道的美,从志野陶杯的美中认识到他对文子母亲的爱,理解了父亲对她的爱恋。他对美的极度的敏感和对丑的厌恶,使他在理性和情感的冲突中,难以做出决定,总是被动地等待。这种在暧昧的状态中任由激情所左右的命运,是在病态中生长出来的、带有死亡气息的生命状态的延伸。

“太田遗孀至少也有四十五开外,比菊治年长近二十岁,可她却使菊治忘却了她年长的感觉。菊治仿佛搂抱着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女人。 毫无疑问,菊治也和夫人一起享受着来自夫人经验的那份愉悦,他并不胆怯,也不觉得自己是个经验肤浅的单身汉。 菊治觉得自己仿佛是初次同女人发生了关系,也懂得了男人。他对自己的这份男性的觉醒感到惊讶。在这以前,菊治从来不知道女人竟是如此温柔的被动者、温顺着来又诱导下去的被动者、温馨得简直令人陶醉的被动之身。 很多时候,独身者菊治在事情过后,不知为什么总觉得有一种厌恶感。然而,在理应最可憎的此时此刻,他却又觉得甜美而安详。 每当这种时候,菊治就会不由得想冷漠地离开,可是这次他却听任她温馨地依偎,自己如痴似醉。这似乎也是头一回。他不知道女人情感的波浪竟是这般尾随着追上来。菊治在这波浪中歇息,宛如一个征服者一边瞌睡一边让奴隶给洗脚,感到心满意足。 另外,还有一种母爱的感觉。”

川端康成算是把“新感觉派”推到了极致。他的文字堪称“温润缜密”,感觉上像是抚摸把玩过多年的鼻烟壶。读他的小说又像是在看太极推手,来回往复,无穷无尽的力量都在一来一去之间消弭于无形之中。他的笔端带着柔情,他写太田夫人是女人中的极品,那感觉和他写志野陶杯一样,都妩媚到了极点。对二者而言,似乎除了毁灭,没有什么更好的保存方法。

" 正如今天早晨文子在电话里所说的那样,这只志野陶的白釉里隐约透出微红。仔细 观赏的时候,那红色仿佛从白釉里浮现出来似的。 而且,茶碗口带点浅茶色。有一处浅茶色显得更浓些。 那儿恐怕就是接触嘴唇的地方吧。 看上去好象沾了茶锈。但也可能是嘴唇踫脏的。 在观赏的过程中,那浅茶色依然呈现出红色来。 正如今天早晨文子在电话里所说的那样,这难道真是文子母亲的口红渗透进去的痕 迹吗? 这么一想,他再看,釉面果然呈现茶、赤搀半的色泽。 那色泽宛如褪色的口红,又似枯萎的红玫瑰——并且,当菊治觉得它像沾在什么东 西上的陈旧血渍的颜色时,心里就觉得难以置信。 他既感到令人作呕的龌龊,同时也感到使人迷迷糊糊的诱惑。 茶碗面上呈黑青色,绘了一些宽叶草。有的草叶间中呈红褐色。 这些草,绘得单纯而又健康,仿佛唤醒了菊治的病态的官能。"

死亡在川端康成的笔下成了感觉的最高点,正是由于死亡的救赎,每个人才能原谅自己在道德和情感上的懦弱和堕落。

“太太!” 菊治使劲摇晃着夫人。 菊治双手揪住她咽喉连胸骨处,像勒住她的脖颈似的。这才知道她的胸骨比上次看 到的更加突出。 “对太太来说,家父和我,你辨别得出来吗?” “你好残酷啊!不要嘛。” 夫人依然闭着眼睛娇媚地说。 夫人似乎不愿意马上从另一个世界回到现世中来。 菊治的提问,与其说是冲着夫人,毋宁说是冲着自己内心底里的不安。 菊治又老实地被诱入另一个世界。这只能认为是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似乎没有什 么菊治的父亲与菊治的区别。那种不安甚至是后来才萌生的。 夫人仿佛非人世间的女子。甚至令人以为她是人类以前的或是人类最后的女子。 夫人一旦走进另一个世界,令人怀疑她是不是就不会分辨出亡夫、菊治的父亲和菊 治之间的区别了。 “你一旦想起父亲,就把父亲和我看成一个人了是不是?” “请原谅,啊!太可怕了,我是个罪孽多么深重的女人啊!” 夫人的眼角涌出成串的眼泪。 “啊!我想死,真想死啊!如果此刻能死,该多么幸福啊!"

徘徊在死亡和生命之间的菊治实际上沉浸在从未体会过的幸福之中,那幸福仿佛是从罪恶中生长出来的鲜花。但是,读者中又有谁能够站出来,说自己是纯洁的,可以指责这个男人或者那个死去的女人?川端康成的妙处就在于他出离了寻常伦理的虚伪,探索在男女之间超越肉体和时间的更隐秘的连接。

" 眼下在夫人灵前瞑目,脑海里虽然没有浮现出夫人的肢体,但是夫人那芳香醉人的触感,却使菊治沉湎在温馨之中。 说也奇怪,菊治之所以没感到不自然,也是夫人的缘故。虽说是触感复苏了,但那不是雕刻式的感觉,而是音乐式的感觉。 夫人辞世后,菊治夜难成眠,在酒里加了安眠药。尽管如此,还是容易惊醒,梦很多。 但不是受恶梦的威胁,而是梦醒之际,不时涌上一种甘美的陶醉感。 醒过来后,菊治也是精神恍惚的。 菊治觉得奇怪,一个死去的人,竟让人甚至在梦中都能感觉到她的拥抱。以菊治肤浅的经验来看,实在无法想象。 “我是个罪孽多么深重的女人啊!” 记得夫人与菊治在北镰仓的旅馆里共宿的时候,以及来菊治家走进茶室的时候,都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正像这句话反而引起夫人愉快的颤栗和抽泣那样,现在菊治坐在夫人灵前思索着促使她寻死的事,如果说这是罪的话,那么夫人说罪这句话的声音,又会 重新旋荡在耳际。"

故事的结尾实际上算不上是结尾。文子出走了,故事其实还可以在继续下去。菊治缺乏那样的勇气,所以他是那个在黎明时分起来收拾志野陶杯碎片的人,他是那个在一夜激情之后留下来的人。这个结局与《雪国》结尾处叶子的死相比,平淡得多,也多了几分意犹未尽的滋味。菊治其实不是一个人,他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生活状态。只是大多数人更爱自己,选择了不去受伤害。

想起了前几天读的冯唐的《北京,北京》,后来又看了几篇他的随笔,开始感觉很好,后味却有点怪怪的。读了川端康成,才明白不是冯唐有问题,而是我有问题。冯唐的文笔再好,他的写作也是一种强势的男性写作,我觉得读起来有压迫感。他不得不写性,因为除了性,他没法表现生命的力量和意义。他总是表现出对生活无所谓的态度,蔑视当下的文学传统,同时他的文字无时无刻不流露出一种处于强势地位者的感觉,一种自我无限扩大的感觉。即便是在描写男女之间最亲密无间的时刻,冯唐的态度也是一种旁观者的态度,仿佛在欣赏男主人公勃起的频率和幅度,而不是进入物我两忘的销魂状态。而在川端康成这里,他感受的层次要丰富得多,细腻得多。他自己曾经提到,与其说他是《雪国》中的文人岛村,不如说他的感受更接近艺妓驹子。他的自我实际上存在于每一个人物的背后,或者说每一个人物都是他直觉和感受的变现。他对他所描写的人物抱有巨大的、毫无保留的同情和爱。

因此,阅读的感觉就仿佛整个人不断收缩到内心的核里面去。而冯唐的文字,没有一分钟不在膨胀、爆发,也许因为他所描写的就是这种青春转瞬即逝的激情和无可理喻的自我。我觉得冯唐是在失去了爱的能力之后,试图回忆他曾经拥有过的爱的感觉。他写下来的东西让人感觉到他的冷漠,好像是透过塑料垫板来观看往昔的岁月。

相反,川端康成用文字探索情感的极限,在理性之外编织感性无边无际的网,搜罗最微妙的情感变化和游弋。他的故事是对人类情感深度和广度的全面恢复和整理。他描写弱者的感情。由于弱者的地位,这种感情带有了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因为弱者无需征服,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徒劳地”付出自己的感情,期待可能的回应。与冯唐相比,这种仿佛处于“弱势地位” 的写作更和我心。

临睡前翻看老电影,挑出了1995年的日剧《跟我说爱我》。奇怪我年轻的时候怎么会喜欢这种东东,故事平淡无奇,节奏缓慢。男女主人公相敬如宾,自始至终守礼守法地谈恋爱,真是一点新意也无。但是看着看着,发现晃次慢半拍的性格其实和菊治很像。他在爱与不爱之间犹豫,就像菊治在要不要到父亲的茶室饮茶之间犹豫。晃次的魅力在于他的沉默(没办法,是个聋哑人),因为沉默,他更能体会声音之外的情感,以及声音无法到达的情感高度。

可惜剧本虽然把故事放在盛夏季节,却没有川端康成那样的对盛夏之美的感受力。在《千只鹤》的结尾,文子到菊治家造访,川端康成用短短的几句话就把夏天的美和少女的美都写尽了。这才是恋人眼中的夏日.

" 文子落坐在白夹竹桃树萌下的石头上。 自从近子来过之后,四五天来,女佣总在菊治回来之前给树木浇上了水。庭院里的旧水龙头还能使用。 文子就坐的那块石头,下半部看上去还是湿漉漉的。如果那株鲜花盛开的夹竹桃是茂盛的绿叶衬着红花,那就像烈日当空的花,可是它开的是白花,就显得格外凉爽。花簇围绕着文子的身影柔媚地摇曳着。文子身穿洁白棉布服,在翻领和袋口处都用深蓝布瓖上一道细边。 夕阳从文子背后的夹竹桃的上空,一直照射到菊治的面前。"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