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1日星期四

纽约的碎片

连着几天晚上收拾行李,准备搬出栖息了5年的老窝,开始新的游击队员生活。礼拜一把细软都运回了中国,一共是43箱子的书和鞋子。屋子一下子变得空空荡荡的,我吃了一惊,看来我几年的生活没留下什么痕迹。

从书架上清理出来一堆节目单,这大概是我纽约生活唯一的纪念了。节目单包罗万象,从学校米勒剧院的演出,到林肯中心的纽约电影节,到大小独立电影院的演出,到中央公园的夏季莎士比亚艺术节,到42街的音乐剧,到63街的纽约歌剧院和芭蕾舞团的演出,可见我欣赏口味的杂乱。当然最多的还是大都会歌剧院的节目单(Playbill)。我的观剧经历从2004年开始,三年来有幸欣赏了众多世界一流艺术家演出。大概从一年前开始,我开始在部落格上记录自己观赏的心得,每每翻看以前的文字,都会唤起许多美妙的回忆。

除了剧院的演出,看独立电影也是在纽约生活的一大乐趣。除了林林总总的非主流电影院,林肯中心本身的Water Read Theater 就会定期展映世界各国新锐导演的作品,并且回顾经典的独立电影。除此之外,每年10月份的纽约电影节和5月份的Tribeca Film Festival 更是不容错过的电影迷的盛事。

纽约的美术馆也是我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每次去大都会美术馆和MOMA都会积攒作为门票的彩色小徽章,现在我已经积累了几十种颜色的徽章。第五大道上的museum mile 是纽约最值得骄傲的财富之一,十几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挤在一起,满足观众对于各类型艺术的需求。除此之外,纽约市内的私立美术馆也是星罗棋布,比如我个人所偏爱的鲁宾美术馆就以喜马拉亚文化圈的艺术收藏为特色。

当然,对于艺术爱好者来说,艺术品拍卖行也是不容错过的场所。纽约的克里斯蒂和索斯比拍卖行每个月都有好戏上演,每年四月份的亚洲艺术周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亚洲艺术收藏家。拍卖行在重要的拍卖会之前都会免费展出即将拍卖的作品,我们这样的外行也有机会和这些名作“亲密接触”。

除了美术馆和拍卖行这些固定的展出场所,纽约也是许多重要艺术节和博览会的承办者。每年三月和四月间的国际亚洲艺术大展和国际新艺术展,都是不容错过的鉴赏新艺术家和新作品的机会。帕克大道上的兵器库和哈德逊河边的几个港口每年还会承办几次珍本善本图书的展览。更不用提Chelsea 附近无数的现代艺术画廊和经纪人收藏了。此外,莱克兴顿大街和57街附近,也是纽约亚洲艺术经纪人和画廊集中的地区,每一家的收藏都有自己的特色。虽然这些画廊看起来门禁森严,需要通报才能进入,其实任何艺术爱好者都可以参观。想到要离开这么一座流光溢彩的城市,我的腰子都疼了。

其实看展览和演出最重要的是和朋友一起去。我曾得益于朋友对歌剧知识的渊博,从看热闹逐渐开始了解了一些门道。对纽约拍卖行的认识,更是得益于两个芝加哥来的朋友,跟着他们穿街过巷,把纽约的拍卖行和亚洲艺术画廊逛了够。看芭蕾也是一样,一个对美国芭蕾舞团如数家珍的朋友,把各个版本的优劣和演员表演的好坏一一道来,为我打开了欣赏的大门。至于说看美术馆的展览,每次和不同的朋友去,每次都会得到不同的收获。看电影就更不用说了,从63街和百老汇的林肯广场电影院出来,大家都要七嘴八舌的议论好久,把剧情和表演毫不留情地剖析几遍。我觉得一个人对艺术的欣赏是沉醉,和别人分享好的艺术是升华,两者都是人性中璀璨的侧面。

每一个在纽约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最爱。我的很简单,一个小小的纸箱就装下了。这些对别人不值一文的节目单和门票记载了我对这个城市的记忆,它们是我和这个城市所交换的情书。它们记载了我最隐秘喜悦,它们带我暂时出离了自己平凡乏味的世界,它们带我靠近了那些伟大的心灵和他们创造力的结晶。为此,我心存感激,一如经历了一场持久和热烈的恋情。凯撒曾经说过:我到,我见,我征服。对这个城市,我想说:我到,我见,我爱,我被征服。

没有评论: